從秋到春,豐富多樣的日本柑橘正當“旬”

“柑橘”的發源地被認為是以印度阿薩姆邦為中心的東南亞,首次在日本歷史中登場的時間可追溯到距今約1200年前的神話時代。根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記載,“橘”作為長生不老的長壽水果從中國帶回到日本,被認為是目前廣泛分佈於日本各地的“蜜柑”樹的原形。後來,日本的柑橘發展出多種多樣的大小、形狀和味道,在日本綿長的歷史中廣受人們喜愛。

僅在日本,迄今已確認的“柑橘”種類超過100種,其中有很多種類用於食用,日常生活中能夠品嘗到豐富多樣的品種。
備受喜愛的“溫州蜜柑”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柑橘,可直接食用,其特點不僅在於清爽的香氣和酸甜的口感,更在於強烈刺激味蕾的甜。而最近,市場上還出現了頗為頂級的柑橘,例如擁有果凍般口感的果肉和豐富果汁的“紅麥當娜”,前所未有的“高級柑橘”同樣受歡迎。接連不斷創造出魅力新品種,這也是日本的柑橘種植勢力在全球備受矚目的原因。出口至海外所需的保鮮技術和材料研發亦同步升級,尤其是在加拿大,溫州蜜柑是無人不知的日本產水果和深受喜愛的“耶誕柑橘”,也成了人們的贈禮佳品。而香港、臺灣和新加坡等亞洲地區的高檔超市等,對溫州蜜柑的需求量也很大,溫州蜜柑作為日本品牌,已然魅力全開。

溫州蜜柑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柑橘。汁多皮薄味甜,用手可輕鬆剝開,是日本產量最大的品種。

而且“溫州蜜柑”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特點,那就是名稱和味道因採收期不同而異。9~10月左右採收的“極早生”果肉水分足、酸味略重,10月下旬~12月左右採收的“早生”味甜還帶有恰到好處的酸味,11月下旬~12月下旬採收的“中手”酸味較弱而甜味很重,12月下旬~3月採收的“晚生”則帶有恰到好處的酸味和濃郁的甜味,隨著採收期不斷變化。包含這樣的變化在內,可以說日本的柑橘能讓人享受到更加豐富多樣的美妙滋味。

酸橘和香母醋、香檬、酸橙等,都是以清爽香氣和豐富口味為特點的香酸柑橘。可榨成果汁,或削果皮作為佐料使用。照片引用自農林水產省宣傳雜誌《aff》2017年1月號

在日本特有的柑橘裡,可不能忘了香酸柑橘的存在。這種柑橘酸味重、香氣宜人,但不適合直接食用,包括“香橙”、“香母醋”、“酸橘”等等。通常作為佐料和調味料,在日本料理中也經常使用。擠出果汁淋在烤魚上和湯裡,或者削下果皮加入其中,能夠賦予料理清爽的香氣,起到凸顯風味的作用。香酸柑橘的種植地主要以九州和四國等為中心,每個地區種植的香酸柑橘各具特色,從果實大小、酸味程度到香氣都各不相同。

日本料理中經常使用香橙,將果皮放在燉菜等料理上,令人感受到些微柑橘風味。

“香橙”是香酸柑橘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使用方法極為豐富,在日本乃至海外都備受關注。尤其是在歐洲,人們把香橙添加在搭配法式肉類料理和魚類料理的醬汁中以增加獨特的酸味和香氣,把香橙和蔬菜拌在一起作為沙拉調料的材料,甚至以果皮和果汁為原材料的馬卡龍、蛋糕和巧克力等甜品等也出現了香橙的身影。既清爽又帶有些微苦味是香橙的特點,簡單地用碳酸水沖泡就能成為具有清涼感的誘人飲料。
而且,在採收香橙的冬季,日本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將整個果實或者果皮放入浴缸中,他們自古就知道,泡“香橙澡”能夠促進血液迴圈,令身體充分溫熱。香橙的獨特香氣具有很好的放鬆身心的效果,不僅常被用在精油中,擁有療愈身心的作用更使得香橙可謂是充滿無限可能的食材。

高知縣和德島縣是香橙的主要產地。這種柑橘不僅常用於日本料理,在海外也得到了豐富多樣的運用。香氣療愈身心,且富含同樣有利於美膚的維生素,因此也被用在化妝水和入浴劑中。

日本的柑橘為何能夠增加如此豐富多樣的品種呢?這與日本豐饒的四季和溫暖的氣候有著密切關係。日本將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蔬菜和水果作為農產品,有著被認為是每個季節裡最好吃的時期,也就是“旬”。柑橘喜歡溫暖且陽光充足的環境,在西日本和太平洋一側沿岸大量種植。春天裡開出白色的花,盛夏時結出綠色的果實慢慢長大,從秋到冬長出圓滾滾的外形,此時果皮變成鮮亮的橙色和黃色,果實迎來採收期,對於主要的柑橘類來說,從秋到春(11月~3月)是最佳食用期“旬”。感受著承蒙四季恩賜的喜悅,在“旬”的季節中還能享受到豐富的品種和滋味,是日本柑橘特有的妙趣。

參考:“日本水果農協”網站、農林水產省宣傳雜誌《aff》2017年1月號
照片提供:amanaimages、農林水產省宣傳雜誌《aff》
文/有元Eri

【旬】
蔬菜、水果、魚貝類等季節性食物盛產的時期稱為“旬”。通常認為,在日本豐饒的自然環境中培育而成的“旬”的食材,不僅營養價值高於其他時期,而且滋味成熟,最為美味。上市時不僅量大而且新鮮,所以餐桌上通常都會出現每個季節的“旬”的食物。而眾所周知的是,很多“旬”的食材具有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功效,例如在夏季讓身體涼爽,在冬季則能溫暖身體。近年來,“溫州蜜柑”等的溫室種植量也有所增加,全年都擺在店裡銷售,但普遍認為食用在原本的採收期採摘的食物,在調理身體方面也很重要。

分享本篇報導